从话匣子到金话筒,教育者如何引导课堂中的积极表达者

理解"话匣子"现象的本质特征在小学三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张晓宇第6次举手分享与课文无关的趣事时,李老师突然意识到:这个被贴上"捣蛋王"标签的孩子,正用亮晶晶的眼睛等待回应,这个瞬间让教育者开始思考:课堂上的"爱说话"是否都是需要矫正的问题?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6-12岁儿童日均自然语言输出量达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