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可以说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可是总有一部分孩子,无论家长怎么培养,孩子还是会出现拖延或者打乱计划的表现,导致很多家长对此也表示很无奈。
又不能强制孩子完成计划。
孩子不自律应该怎么办1、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有的时候家长过于的照顾孩子,往往会让孩子失去锻炼自己的机会。
所以说与其每天早上催促孩子起床,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定闹钟决定时间。
而对于七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拖延状况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自律,仅仅是因为他们处于的发展阶段还不能够推动他们准确的认知时间。
提前让孩子做实验去感受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2、给孩子独立空间,现在的家庭,普遍物质条件都比较好,而且很多家庭都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穿衣喂饭,恨不得一切事情都代替孩子做,全方位的呵护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
但是这种做法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大人的溺爱会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变得懒惰,不愿意自己动手做事,也不过愿意动脑思考问题。
他们离不开自己的父母,自然无法做到自律,因为即使自己做错了事情,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父母也会第一时间冲上去代劳,他们就会更加漫不经心、吊儿郎当。
3、要舍得放手,家长们不要自以为孩子现在孩子还小,就什么事都不让他去做。
你以为是在帮助孩子,实际上,这样做是在害孩子。
父母们要懂得在孩子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时,就要放手,不要舍不得。
虽然他们年龄还小,但是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帮助他们,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在孩子长大之后,需要自己做事情时,你不得不放开他时,他已经离不开你了。
因此,要从小开始,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吃饭,穿衣,洗脸刷牙,让他们形成一个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完成的意识。
孩子不自律的原因1、父母给孩子太大压力,父母都期盼孩子能够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待,于是严格要求孩子。
父母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特长班,回家还会监督孩子练习。
同龄伙伴在操场上挥洒汗水的时候,自己的孩子却在刻苦练琴;别人在公园堆沙堡的时候,自己的孩子在读书。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父母这份期盼太过沉重,要求过于严格,于是他们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律能力也会越来越差。
2、缺乏对于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话,即使他们不需要家长的管束,也会非常自觉地进行学习。
所以,之所以孩子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如此不耐烦,没有自律性,大部分情况都是因为孩子对于学习根本没有兴趣。
孩子对于学习没有兴趣,自然就不会想要去学习,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他们更想要玩耍。
3、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学习当作是任务在很多孩子眼里,其实他们并不是完全不喜欢学习,但是由于现在学习是义务教育,所以在学校有老师管教,回家又有家长的管教,在这样的管教下,即便是孩子有学习的兴趣,也被这样的环境和氛围给消磨了。
孩子不自律的表现自我控制不好,容易分散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孩子往往很难自我控制。
这类儿童无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阅读看半本书,玩玩具的几率很高。
在学校里,作业往往会减半,被别的东西吸引,最后很多作业都不能完成。
赖床,已经七点了起床了,我再睡一会儿!闹钟响了七点十分了,赶紧起来,等一下迟到了,孩子装着没听见,把被子蒙起来又再睡一会儿!很多家长一早上叫孩子起床,都是觉得很累,唠叨了半天,孩子都不愿意起床!赖床说明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自律能力比较差。
自律性不好的孩子怎么办
1. 对于自律性不好的孩子,家长应当采取措施培养其自律能力。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逐步训练孩子的自律性。
当孩子表现出色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同时家长自己也要做到言行一致。
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并加强监督执行。
2.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是提高自律性的有效方法。
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合适的作息时间表,并适时调整。
例如,我的大侄子10岁,由于学习问题,每天在家上网课。
我会规定他的网课时间和游戏时间,确保他能在放松和完成作业之间找到平衡。
3. 帮助孩子树立守规则的意识是关键。
从小定下家规,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并遵守规则。
破坏规则应受到惩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
4. 避免过度溺爱孩子,给予他们自我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这样当孩子失去家长的帮助和监督时,他们才能独立完成任务,不至于感到无助。
5.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
如果想让孩子成为自律的人,父母自己也应少玩游戏,多花时间学习。
6. 面对孩子早上不起床的问题,首先要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解释早睡早起的重要性,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的时间段。
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并采用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叫醒他们。
7. 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起床的榜样。
如果家长不能自律,那么要求孩子早睡早起、不赖床的效果也不会好。
8.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用过去的成功经历来肯定他们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这样,孩子就能够减轻焦虑,勇敢面对困难,并积累成功的经验,从而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