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班里一位女同学被男同学打了,家长在交涉过程中闹得很不愉快。
事情的起因是放学时,女孩子不小心踩了男孩子的书包,认为不是故意的不愿道歉,两人吵了起来,男同学打了她一下。
本来事件到此为止,也算和平解决了,可是后来家长的态度又让这件已经平息了的矛盾升级了。
后来,在其他家长和老师的劝说调解下,事情才得以平息。
其实,这事并不复杂,只是家长沟通和解决的方式欠妥,也许此事在孩子的心里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可能第二天就翻篇了,可是家长的反应和解决方式却给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不仅惊动了老师和家长,全班的同学都在热议此事,无形中也给当事的孩子增加了压力。
不过,这个事例也给孩子们上了一课,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此事教育孩子们学习如何妥善解决一些小的摩擦冲突,避免矛盾升级。
此事已告一段落,孰是孰非并不重要。
引发我思考的是,对于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家长应保持怎样的心态和应对方法呢? 我认为,孩子之间的磕磕碰碰是难以避免的,原则上父母不要过多干预孩子之间的矛盾,除非这个矛盾已经比较严重,超出孩子自己能力解决的范围了。
因为,孩子走出家门,要学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孩子是在不断地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社会规则的,通过与他人交往的经验中去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在遇到的冲突中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为孩子们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如果事情不严重,要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或者指导孩子去解决,比如让他们用自己的规则道歉或者谦让等方式来化解冲突。
如果家长事事介入,这样容易让孩子觉得大人能解决,他不能解决。
如果家长“护犊心切”,过分指责对方,可能导致矛盾升级,造成负面影响,就是:本来需要小孩自己去解决的问题,家长却替他包办了。
到最后小孩还是没有学会怎样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反而产生了对家长过分依赖的习惯。
对于确实需要家长出面协调的问题,家长要意识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榜样,家长如何化解矛盾,体现了家长的智慧,对孩子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认为,家长要参与孩子矛盾的解决,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家长要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和来龙去脉;其次,最好在老师的主持下,与对方家长一起沟通,本着中立客观、教育为本的态度,就事论事;最后,教育孩子正确对待错误的发生,并把错误视为学习的好时机,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担责。
在此,我想借用教育学者尹建莉的话来结束本文: 儿童的世界其实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成年人强加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看成是“犯错误”,尤其是看成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
小孩之间的争执应由孩子自己解决。
如果伤害不大,家长不要过分的紧张。
对于小孩来说,一次胜利或者一次失败都是他生命中的财富。
家长的眼光要看得远一些。
家长可以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即发生冲突是件很正常的事,不用在意,过去就过去了,无所谓谁对谁错,该怎样相处还怎样相处。
这样一种心理的建立非常重要,是儿童能正常发展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是豁达、友善的生长土壤。
制造挫折教育孩子的方法靠谱吗
这篇文章是我们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家长跟这位“70后”父亲一样,认为现在的孩子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太多,“家长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柏燕谊说,很多家长并不明白,其实孩子在现实生活遇到的挫折已经很多了,比如,孩子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误导致考试成绩下降了、同学之间闹矛盾了、犯了一些小错误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在家长眼中不算什么,但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他们成长中的重大事件,在这些“大事”上遭遇困难就是挫折。
柏燕谊指出,家长对待这个问题容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摆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障碍,对孩子过度保护,另一种就是完全用成人的眼光观察孩子的世界,不认同孩子面对的挫折,反而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孩子“制造”挫折。
显然,这位“70后”父亲就属于第二种。
柏燕谊介绍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
一位事业上很成功、很有钱的爸爸,为了不让女儿因为家里的财富而丧失斗志,也担心太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女儿不能吃苦,于是便亲手给女儿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
女儿出生以后,一家人就搬出了自家的别墅,租了一个很小的房子,生活过得非常节俭。
这位爸爸觉得这样还不够,还要时不时地装得很穷苦。
女儿在学校的成绩虽然不错,但是自卑感却特别强烈。
女儿考上大学以后,父母才把家里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她,“女孩子的反应可想而知。
”柏燕谊说,这个女孩子非常气愤,觉得自己是被愚弄了、被耍弄了、被欺骗了,女孩甚至开始怀疑周围的所有事情。
“这对父母以往做的所有事情,只起到了负面的效果。
” 所有“刻意”的教育都不是好的教育,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不露痕迹的。
有人这样说。
显然,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用力过猛”。
“用力过猛”往往只能适得其反。
面对家长“制造”出来的挫折,不少孩子的反应是抗拒。
抗拒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是语言上顶撞,有的是行动上不执行,有的更极端一些会让自己生病。
“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是在装病,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柏燕谊说,当孩子认为自己没法承受巨大的压力时,他一定会逃避,那么如果这种逃避不能通过讲道理来完成,那就只好用躯体的方式来实现。
他们有时会制造出一个自己不去面对的理由。
“这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真的,是在潜意识控制下的真实。
” 这种“制造”挫折的办法,最伤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
“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柏燕谊说。
那位“70后”先生与儿子因手机而引起的矛盾就存在这个问题。
柏燕谊介绍,近些年家长与孩子因为手机等现代化电子产品产生矛盾的事例时有发生,不少家长的做法是:没收。
“而‘没收’这种做法就是建立在对孩子的不信任上的——我不相信你能管住自己。
” 其实,很多父母只是看到了这些电子产品影响了孩子上课和学习,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产品对孩子来说,还意味着自己与所处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
据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岁以下孩子中,每4人就有1人有手机。
目前,英国拥有手机的孩子有450万人,其中,9~10岁的孩子里有58%的人有手机,11~12岁中89%的人有手机,13~14岁中约93%的人有手机,15~16岁有手机的人高达95%。
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1~3年级的孩子中10%拥有手机,4~6年级学生中30%拥有手机,初中生中有70%拥有手机,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在学生中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的今天,没有手机的那个孩子就可能成了异类,就可能被同学嘲笑。
因此,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激烈抗争,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战。
那么,在写信的这位“70后”父亲的案例中,比较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就这件事重新建立相互的信任。
”柏燕谊说。
父母要告诉孩子:父母之所以让你使用手机,是因为父母相信你能正确使用,同时,你也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父母你是值得信任的,因为你出现过不能正确使用手机的事件,重拾信任需要一个阶段性的考量。
父母先给你一个星期的信任度,如果你能实现承诺——正确使用手机,那么这个信任就可以延长,当然如果你没能实现承诺,父母也会收回相应的信任。
“但是,无论怎样也不能打孩子,”柏燕谊说,“因为如果你打了孩子,他就会觉得自己已经为所犯错误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就会认为自己不用再对这个错误做任何积极的改变了。
同时,也会由此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