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妈妈向我咨询,说自己家孩子特别情绪化,稍有不合心意就大吵大闹,孩子的情绪就像泄洪的大江,每次都把她淹没地无法呼吸,养这样一个娃,她觉得无比心累。
这种状况其实并不是个例,孩子在某几个特殊的阶段总会让人头疼不已,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
我们应该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山洪般的情绪。
学会共情,先理解再解决,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心
习惯性不把孩子当自然人看, 在动物世界叫做适者生存,在人类世界叫做“中国家长”。
动物世界里,面对幼崽,雌性会采取扯腿、踢肩、咬后颈的方式教其做“人”;人类世界里,面对孩子,中国母亲会使用“我是你妈”“我都是为你好”等至理名言对其施以暴击。
在中国家长眼里,孩子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出自于他的冷酷无情无理取闹。面对孩子的眼泪、嘶吼,第一反应永远:“屁大点的事,我都已经道歉了、我都已经说以后再带你去了、我都已经好言相劝了,你为什么还要闹?我可是你妈欸!”又有多少家长认为跟孩子道歉是屈尊降贵?道个歉跟得了诺贝尔数学奖一样,恨不得发八百条朋友圈,宣告世人:“看,我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拜托能不能不要自我感动,给自己脸上贴金?能不能不要假装共情,而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心,有心就会伤心。
面对屡次无法履行承诺的父母,孩子伤心、难过、发脾气不正常吗?再正常不过了吧。
你谈恋爱的时候男朋友迟到五分钟就会被你念半天,一言不合就“我不听我不听”,日后还会被你当做吵架时的攻击武器。
怎么到了孩子这里,你觉得爽约道个歉说声骚凹瑞,孩子就必须不计较了?做人不能太双标吧。
因此,在我看来,在寻找解决办法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 理解孩子,理解他的负面情绪。
打造亲子关系最重要的一步就是 建立共情关系,心理学当中的共情指的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感受对方的感受。
理解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出发点不是他想找茬,而是因为家长没有履行承诺,站在这种角度去想问题,去宽慰孩子,不仅他的情绪会舒缓很多,你的焦虑也会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
一, 共情 同情, 共情的基础是平等和尊重,不要张口闭口就是“我是你妈”。
学会倾听,倾听过后用自己相似的经历去和孩子解释沟通。
二, 共情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 不是说为了让孩子闭嘴才要去共情,而是为了和孩子做更深层次的沟通。
可以爱,但不要溺爱。设立边界,约束行为
法国鲁迅——卢梭,曾经真的说过: “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 千依百顺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溺爱。
国有举全国之力共克时艰,家有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人。
孩子从小就深谙“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之道,闹起来大有古代泼妇“一哭二闹三上吊”之势。
虽说家长要学会共情,然而一味理解、妥协,最后换来的可能并不是孩子的懂事。
心理学当中有个棘轮效应,指的是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便不可逆转,向上调整容易,向下调整很难,简言之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孩子之所以动辄生气,得不到满足就大吵大闹,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被满足,在这种习惯下,你让他退而求其次,他当然不会同意。
再加上从小的溺爱,他早就知道了“没什么什么是哭一次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哭一次解决不了,那么久哭两次。
”长此以往,这种以哭闹、自残相威胁的情况势必会变本加厉。
为今之计,你要做的就是为他划定边界,必须要让他知道你的原则和底线:“我理解你的情绪,我明白你的不满,我尊重你的发泄,但是我绝对不接受、不允许你采取打人、摔东西等破坏、暴力手段。”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坊间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如果你现在不管教孩子,未来别人、 社会 、法律会替你管教。
”因此,与其等到未来别人替你管教,管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管到铁窗泪,不如你自己狠下心来做好。
教育孩子最恰当的方式其实还是“胡萝卜加大棒”,也就是 心理学当中的奖惩效应。
对孩子既要表扬、鼓励、信任,激发他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也要有得体、适度的惩罚,促使其改正错误。
奖惩并举、恩威并重,才能让孩子走入正确的成长轨道。
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孩子是家长的缩影,他长歪你难辞其咎
为什么现在网上对原生家庭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就是因为人们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威力有多大。
不论是美剧还是现实,变态杀手必定出身不幸家庭,暴力的父亲、软弱的母亲,在这种原生家庭下长大,不长歪实属奇迹。
同样,每个熊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熊家长,家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孩子冷血无情、自私自利的可能性约等于零。
“长大之后,他就成了你”这句话绝不只是说说而已,孩子从来都是家长的缩影。
心理学当中有个 锐化效应,指的是人们在 社会 知觉过程中,如果在知觉对象前被告知了其价值,那么这种价值观对其知觉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也就是所谓的观念影响认知。
孩子在成长阶段,最开始接触的人就是父母, 父母的一言一行、透露展示的价值观,很容易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如果孩子脾气暴躁、固执、不懂变通,很有可能父母也是这样的性格做派。
你说孩子喜欢动手打人,有没有可能你们平时就喜欢拍桌子瞪眼睛?你说孩子经常恶言相向,是不是你们平时就总是出口成脏?与其先责怪孩子,不如先反省自己。
想要教育、矫正孩子的行为,就要先改变、收敛自己的行为。
正所谓育人先育己,如果想让孩子做出改变,家长就要先做好示范,起到带头作用,让他在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环境下成长,那他想长歪都难。
Supervised by 郑仁强老师
孩子爱哭控制不住情绪是什么原因
孩子控制不住情绪易怒易哭很可能是由于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养成孩子的坏脾气。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及时的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一定要耐心的和孩子进行相处,了解他们心中的内心世界。
孩子爱哭控制不住情绪是什么原因
1、安全感缺乏
孩子在安全感缺乏的情况下,情绪最不容易控制,喜欢通过哭闹或者是发脾气的方式来排解自己内心的不安。
有的小朋友喜欢大声哭闹,有的小朋友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起来,有的小朋友喜欢通过摔东西的方式来发泄,这些都是孩子情绪化的方式。
家长平时应该多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吧。
2、父母平时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平时经常怎么做,孩子总是会有样学样,如果父母平时在生活中总是会无端发脾气,孩子自然也会无端发脾气。
所以,父母在日常中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问题,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
3、引起父母的关注
有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孩子,孩子便会故意通过情绪化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重视,很多家长常常会把孩子的这种行为理解成“叛逆”,但是这只是孩子的一个“小心机”罢了。
所以,父母应该在工作之余多关注孩子,多和孩子聊天沟通,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化问题。
对于父母来说,每天的工作量已经很大,有时候难免会忽视孩子的情绪,所以对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该怎样该改善孩子的情绪敏感问题
1、接纳孩子的情绪,加以鼓励疏导
孩子之所以遇到事情就变得爱哭,跟本身的生活经验缺乏有很大的关系,遇到难事时内心的一种挫败、颓败心理很强,然而在如何解决问题这一层面上又无从下手,只能通过情绪的发泄来表达内心。
作为孩子的家长,首先看待的是孩子的情绪发泄,毕竟这本身就是孩子自身的感受,通过情绪发泄出来并没有错,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对孩子的伤心表示认同,并给予他们情绪的安慰,这样做也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2、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关于父母真正的看待孩子方面,是很难做到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不好,就会被父母很容易的看到,也被父母放大中,但是对于孩子做得好,表现理想的一面经常被忽视,这也导致很多孩子的埋怨。
其实对孩子只要用心去关注,时常能看到孩子身上的很多不为人知优点,更能发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家长应该积极的去发现孩子的优点,才能给予更好的成长。
3、原则的问题不放过
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举止,很大程度上是受限于父母的影响,在大人遇到事情时不断受到抱怨和指责,运用一些不好的情绪不正当的心态处事时,孩子也目睹了全程,进而产生不好的影响。
小孩经常无理取闹怎么教育
方法1:家长可以让孩子独自安静的呆一会,特别是在外面的时候不要当众对着孩子又打又骂,可以选择沉默,然后把孩子带回家让他安静的反思一下,过会再找孩子谈,问他做的是否合理,哪里做的不对。
方法2:孩子发脾气结束后,不要把焦点放在“发脾气”,要放在孩子身上。
当你提出某个要求时,孩子拒绝并向你发脾气时,等他发完脾气后,平静的向他重复要求。
你要保持坚决的态度,让孩子知道发脾气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在浪费时间。
方法3:家长可以蹲下来看看孩子,尽量用温和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如果还是用责骂的语气的话,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在责怪他们。
只有放缓了语气,跟孩子说话,孩子才会觉得这件事我们并没有生气,只有孩子才会把这件事情的始末告诉我们,这样我们才可以解决。